close
雖然內心抗拒,但朝七晚九的九年級生活,從結束歐洲旅程後,一日一日地踏進去了。
確實有更多的時間跟導師班的同學相處,但不知為何,總是無法很貼近他們,總是扮演著一直叨絮的角色,拙於言辭的我,實在無法對他們侃侃而談。
我在想這許多時候都跟自己的個性有關:維持和平、負面歸因、較少讚美。
有幾次是氣呼呼地從班上走出來,但又聽到其他老師在稱讚我的班孩子聰明聽話講理,才會冷靜下來思考班級真實的狀況,而不是情緒在喧擾。
後來,我慢慢摸出一個想法:小事無情、大事有情。瑣碎的規定沒有寬容的空間。攸關個性、行為等問題,需要把自己冷靜下來,花時間了解,想辦法動之以情。兩者對我來說都不簡單。有時,心軟,罰不下去,有時太過生氣,想一罰而後快,但又靜心想想,這又真的有用?
確實常常都處於不確定的狀態下,做出決定,像是摸石過河,心情起伏不斷。原先覺得煩,但後來,我願意想成這是對於自己判斷力的鍛鍊,同時也是對自己既有認知的挑戰與反思。若錯了,就下次再改吧!
希望,日常中大大小小的決定都鍛鍊著我的意念,累積信心。
他們也度過最叛逆的階段了,還有很漫長的一年,一天超過十四小時的陪伴,快快長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