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ight scenary from N15 

我都會儘量避免在上下班的尖峰時間使用搭地鐵,除了人多之外,地鐵的費用是平常時段的二倍。有時遇到了不得不出門的狀況,我就會選擇搭公車,雖然慢一點,可以省一點,還可以在這個時間在城市裡旅行。

由於住東倫敦的關係,我常是搭15,平行著River Thames,經過Aldgate, Tower of London, Bank, St. Paul Cathedral, The Temple,  Royal Courts of Justice house 一路往 Trafalgar Square 去。有時,我就到Charing Cross station下車,過橋到Southbank或是waterloo去。還....算方便:)

今天五點出門去搭公車時,又開始下著雨,住家附近的Pub是唯一少數感覺有生氣的地方,仔細看,不少著西服的人,已經坐定開始談天。

這次搭公車,我換坐到左手邊,在一路往西的過程,看到近河邊許多平常沒注意的事。

City自古就是商業中心,除了以Royal Exchange 為核心的這一區,Tower Bridge 兩岸的新玻璃帷幕辦公大樓,到了夜裡,亮得驚人,比白天更感受到商業氣氛。我本人對於可以在這裡工作人都很敬佩,不是因為高薪,而是對於這個領域來說,這裡,應該是夢想的試煉場,足以來這裡練劍的,若沒有一定能力,也是有十足的毅力。

五點多,開始有下班人潮由四處的辦公大樓傾出,在狹窄的路上,快速地移動,往各個地鐵及火車站去。City 的南岸有許多往南部的火車站,如Fenchurch Station, Cannon Street Station, Blackfriar Station, ThamesLink 等。整個場景非常有種特殊的氛圍,因為下著雨,有點水氣,而人們穿著黑色的大衣,成為一個一個的點,偶爾有一二個亮眼的大衣點綴,然而無聲地,湧上街上,然後再移動到火車站,快速地離開倫敦市區。這個場景,也許百年來都是如此吧,除了Starbuck及costa提醒我現在是2012 。

通過了St. Paul,進入了Fleet Street。二旁的建築是相當古老的保護區,在報社大量移到Canary Wharf之前,這裡是倫敦報業的大本營。之前讀到一文章,一個早起的倫敦人要到Bermondsey Antiques Market去挖寶,在過橋到南岸之前,Fleet Street仍是黑嘛嘛的一片,在暈黃的街燈下,報社正在運送剛印好的報紙進城,街上滿是報紙油墨的味道,這是他對於每周五早上倫敦的記憶。我自己有一次白天就從南岸的Market走來這裡,因為the Temple及周邊的建築,總會有好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紀的倫敦。但夜裡,仔細地看進店家,更會覺得失去時間感。比如,看到不少人在狹小的老Twinings老店面裡,挑選著的木櫃上茶品。這個場景,也許百年來都是如此吧。

京都,讓我覺得無時間感的古意,是來自建築及樹。尤其是在大原,靜看著五百年的五葉松。雖說京料理、工藝也是時代久遠,但總覺得,跟現代的生活有一個距離。但在倫敦,天氣、衣著、Public House、生活步調等,這些似乎還是存在各個角落,交織在生活當中,總會不斷地想,這個場景,也許百年來都是如此吧。

不知道這樣說來客不客觀,畢竟我並沒有在京都生活很長的時間,而在倫敦生活的近二年,也不能說是非常長。

15號公車橫貫東西倫敦,真是一個很好觀察城市風貌的路線。尤其是在下午的peak time,會有公車開進任意門的錯覺。另外,它也是夜間公車,也是讓我過了半夜,還可以順利回家:) 

 ps.  今天完全沉浸在風景裡,忘了拍照這件事。這照片是我三月時拍的南岸。搭15號公車時,可以看到類似對岸的這個場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