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說,據早期來這裡唸書的同學,這一二年再回到Brick Lane一區來看,都非常的驚訝,城市的風景轉變很大,在這裡出沒的人,不在只是當地的印巴移民及中南美移民為主,而是很多來自倫敦不同地方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來這找非主流的文化藝術的,個性店舖,或是經驗異國文化的地方。多美妮最想要置產的地方,竟然也是Brick Lane。各大學的畢業展不是在自己的學校,就是在這裡展出。
其實在來這裡之前,並不了解Street Art,會以為街頭的上看不懂的塗鴉。第一次來的時候,看到這裡有大大小小的畫風,在這裡出現。奇怪的是,我並不覺得突兀,反而在台灣看了高雄彩虹眷村的塗鴉及裝置藝術,反而不能接受。Bianca給我的說法是對於文化的了解不同,也許對於世居在Brick Lane的人來說,這些也許也不是件這麼自然就可以接受的事,而只是我外來者的一觀看而已。也是有可能。
我想介紹一個作家的作品,他叫 Vhils,本名Alexandre Farto,1987年出生的葡萄牙人,以作破壞性版模為主。他的作品是用不同材質(不是用顏色)來呈現圖畫。我個人向來是對於這種微立體的設計有種著迷,尤其是看到這種大幅畫作的出現,功力真的了得。另一個喜歡的原因是他採用的是原來的建物的材質,跟周邊原有空間的顏色很搭,若不留心,還會認不出來。那天,看到二對情侶在這幅畫前興奮地與它合影,又對於它的魅力,佩服了起來。O同學希望有一天可以把他請來台灣作創作,我真的很期待。O同學有完整的介紹喔!!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