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anada water library  

開始重新當學生之後,幾個大的圖書館大致都走過一回,除了在學校之下的,還有國家單位級的British Library。各個文化中心及博物館也都有附屬的圖書館,如Barbican Center 及 V&A。不過,最近這個學期,我反而比較常到住家附近的地方圖書館,在家讀書總是會忍不住一直在吃東西,走來走去,還不如把外出衣服穿好,到一個專門的空間去專心做事,看別人認真學習,也就不太敢打混,可以遇到不同的人,也很好玩。另一方面,地方圖書也有一些很生活的書,比如旅遊指南、食譜、小說及一些語言的練習教材,也是可以善加利用的資源。

其實倫敦的地方圖書館經營地並不理想,有些已經因經費刪節,不是關了,就是減少開放的時間。管理人員很多是義工,而不是正職支薪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地方council如何運用及管理資源,像地方政府都有一個重點的圖書館,比如Southwark是Canada Water Library、Lewisham是Deptford Lounge Library,投入大量的經費在軟硬體建設上面,成為地方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心。

對我這一個外來的人來說,當然去新的啦。但相對來說,有更小的圖書館時時在跟地方政府談判。New Cross People Library的管理人曾經告訴我們政府只給一定金額的經費,但根本就連一年的租金就都付不起,反而旁邊的連鎖超市有龐大的資金,正等著圖書館關門後,要擴大經營商場。而目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前面說的,儘量減少開支,同時也開始賣舊書來籌錢。那這樣的圖書館,若收起來,對地方有什麼影響嗎? 我在這快二年來沒有正式工作的生活中,深刻的了解圖書館就是社區的meeting point。你會看到,有很多社區的老人在這裡出現,做他們喜歡的事,談談天,也會開一些打毛衣等手工的工作坊,教有興趣的人。也看得到很多小學生放學之後在這裡寫作業、玩電腦。至少是一個不用花錢,也相對安全的地方。當然也沒有一定不能關門的理由,只是這樣需求可能就要轉變成其他的模式,比如說社區會有更好的活動中心作為meeting point,去滿足這樣需求。

另一種圖書館是在台灣少見的是地方歷史圖書館。職業病又來的時候,十萬個為什麼就會出現了。比如說,為什麼這條路叫這個名字? 為何哪裡有一個女王揭碑的紀念石? 為什麼會有抗議River Thame發展的布條在河邊的釘子屋上? 加上後來因為有個作業是要寫跟地方有關的資源,Tutor建議我去council找人問問看。我想說,有誰會理我啊~ 不過,我還是去了一趟XD。詢問處的小姐聽完我的問題,就介紹我到London Bridge附近的一個地方圖書館,我按圖索驥地走了一回,發現資料可多了,追到12世紀都有。難怪當小姐問我要看哪一段時間歷史的時候,我還愣了一下。這麼小地方,這麼長的時間資料,有書有剪報有照片有地圖,有時還可以找到館員完成的地方口述訪談資料,或是請當地的人確認資料的正確性,而那個時間點,是一百五十年前,我只能說,一切都太神奇了。我同學在Glasgow 唸書時,也是被地方圖書館的資料嚇到,拿著超古老的地圖去影印時,會驚訝怎麼可能離久遠的歷史這麼近,不可思議。

昨天我又到這個圖書館去印一些資料,遇到了鄰居G,才知道原來平時只是道早安的他是個退休的歷史老師,偶爾要去講課,所以一個星期會來二次這個找資料,他相當熟悉這個圖書館,只見他跟圖書館員說了二三句話,館員就裡面的房間拿出了一個神秘的盒子,看似是很重要的文件,沒多久又被收回去了。我也受到他的幫忙不少,讓我很快地在大海裡找到我要的東西,也更了解我住的這個地方這二百多年來發生的故事。

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著陌生的街景,有時真的會懷疑,我真的可以跟這個地方有感情嗎? 就如同了解我家鄉一樣,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怎麼生活及在眼前這樣景像背後的故事嗎? 記得以前的老師知道我要出很遠的門,她告訴我,學地理的人,總是會知道如何隨遇而安的,了解地方,跟地方產生連結的,不用擔心。我想,就隨著心,慢慢發現吧!

Ps. 上次想說也來了解一下Brick Lane是怎麼演變的,Tutor立刻指出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旁的那個地方歷史圖書館要可以去看看。這也太厲害了! 不過,我馬上死了這條心,吃吃逛逛就好嘍~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2 333
    全站熱搜

    Gi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