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代 有一陣子相當的喜愛看舞台劇
有點看電影的感覺 在兩個小時內與外界隔開
隨著音樂燈光 重新進入另一個世界
但不同的是 確實可以看見演員的表現 神情
還有在小小的方尺之間 
運用舞台設計及音樂創作 將戲劇空間張顯出來

第一齣看的戲 是果陀的天龍八部之喬峰
沒看過天龍八部 還特別做了功課 
高中剛畢業 第一次走進國家戲劇院 「驚嘆」吧!
原來戲是可以這樣演的 舞台是可以這樣變化的
還記得那演「阿朱」的女生 相當的投入

接著 似乎是系上女生共十個人一起去看的
是吳興國主演的「羅生門」剛好也沒看過的 
以傳統戲劇的方式演出外國戲碼 自然是相當好奇
在舞台的兩側即時投影了演員的台詞
消弭了京劇中因語言不熟悉的誤差
羅生門中三種不同的控訴 一一在同一個舞台上演
不僅是演員的演技受到考驗 
舞台的燈光及音樂更是情境轉換的關鍵
因此 我大大的著迷上舞台設計....

之後陸陸續續看了「徵婚啟示」、「吻我吧娜娜」、「電子新娘」等
直到現在還很喜歡的是至今仍然不斷加演的「天使不夜城」
那是蔡琴加入果陀的第一次演出 
也是在離婚後 重新選擇由劇團出發
「歌舞劇」顧名思義  重要的是在於歌與舞
她那令人放心的聲音 確實讓這齣劇碼加值了許多分
謝幕時她很認真 感動的眼神 揮著手
讓全場的人都起立為她鼓掌

真正跟小劇團的緣份 算是從維婷認識開始  :)

當第一次知道維婷的論文是寫有關「劇團」開始
我就相當的好奇 
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寫這樣嚴肅的題材
以及隨著劇團的成長 在其中的參與、觀察、思考
是種「田野」採集的能力 
不同的是「真正的田野」 而是在都市中 我們都熟悉的

去年聖誕夜 大家都在過節時 我跟著她到聶魯達一探究竟
舞台 不過是中型團練室這般大小的地方
我們負責售票及入場招待 
來到這的人 跟聽國樂的style不太一樣
關於這一點 我有點難解釋 
也許劇團的東西 有些現實及創意在其中 
每個來到這的人 都有著背景 是某劇團的導演 演員 編劇
他們在其中 帶著自己的意識形態 找尋靈感 相互衝擊 
沒有了大劇團的距離 在還沒開場前 都可以跟導演及演員交談
因為年輕 因為沒有架子 即使沒見過面 還是能聊的愉快
有時 我會錯置 跟我說話的 是真正的他 還是在戲中情緒的他
也許不重要 我也不了解真正的他是如何
但是近距離的與演員接觸 似乎更可以看出在舞台上的表現
交談時的神采 在劇中那樣空洞無助 
不過是五分鐘的差別 不過是台後與台前的差別

當然 會在你面前50公分都不到的距離盡職的演出
但他們激動演出時 可能還會被撞到
我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P

上個星期 創作社有了演出「無可奉告」
我才真正有機會一睹「發展中‧小劇團」的演出
日常生活中 我們用的語言 似乎成了現代社會的特色
關於這一點 國樂團的日記本可以做為一個指標
早期的嚴謹論述 思想與理論互呈的文章
中期的闡述各自的感想 生活體認
近期的文章如口述一般 將聲音轉為文字..
當然 我也是在其中轉變的人
在這齣戲中 突顯了現代人的生活 用有點誇張的手法
血淋淋透露出 我們正在用這樣荒謬的方式 生活著
在過程中 我不斷的笑 不是因為題材很cute
而是一種被「說中」、被「戲謔」的感受

只能說小劇團的生態很不一樣
有些草創 共同努力的大家庭感受 
一群年輕人 為自已的夢想 努力實踐著
正是因為這樣 請多多支持小劇團  :)

Thu May 8 2001(地下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01 Drama
    全站熱搜

    Gi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